蔚霞满天 ——绥化市北林区区直机关退休干部党支部先进事迹

发布日期:2020-04-30 来源: 作者:


如果说,老干部是革命工作的宝贵财富,那么,北林区区直机关退休干部党支部,则是黑土地上初心不改、立场坚定、党性原则强、工作作风硬、堡垒作用突出的闪光群体。他们以饱满的精神,火热的激情,忘我的工作,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这个退休不褪色的坚强团队连续多年被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党支部书记隋星被评为全国模范老干部工作者。

一、严实组织生活 丰富文体活动 打造凝心聚力的团队氛围

2012年北林区区直机关退休干部党支部换届以来,始终坚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加强支部党员的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定期开展组织生活,真正做到了退休不退党,离岗心向党。党的十九大以来,党支部以党小组分组讨论的方式学习原文,逐一发表见解,达到深化认识的效果。党小组讨论后,再选出代表在支部党员大会上交流学习体会,互动提高。这个党支部还采取文件传阅、短信发送、微信视频等比较灵活方式,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等及时传送给党小组每个党员进行学习了解。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讨论,使老党员们进一步树牢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党支部还本着“健康着、工作着、快乐着”的原则,每逢春节、端午节、七一、重阳节等节假日,都组织开展象棋、台球、乒乓球、门球以及诗会、笔会、书画展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既陶冶了情操,愉悦了身心,也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

    二、保持政治本色 传承优良作风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北林区区直机关退休干部党支部现有党员45名,他们都是曾在区级领导岗位工作多年的老党员、老领导,党龄长,党性强,在党员干部中有威信,有影响。党支部近年来先后组织老党员深入机关、学校和社区开展党性、党史和传统教育90余场次,受到了广泛好评和赞誉。党支部还组织老党员们利用身居社区基层群众中的方便条件,开展“党的政策讲一讲、先进思想讲一讲、核心价值讲一讲、今昔对比讲一讲、良好家风讲一讲、先进典型讲一讲”等“六个一讲”活动,通过与身边群众交流,正面宣讲党的方针政策、优良传统作风和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在庆祝建党98周年座谈会上,老党员们都纷纷表示要坚守政治本色,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给地方党委政府添麻烦,同时要做好正面宣传引导,保持一方稳定,继续发挥余热,贡献北林经济社会发展。老党员们说到了,也做到了。大家都记得绥化撤地变市后,当时北林区和绥化市本级一同退休的老干部,在工资待遇上有些差异,一些老干部产生了冲动思想,经常背后议论,甚至要组织越级上访。支部领导发现苗头后,起早贪黑,苦口婆心地找当事人交谈说:我们都是老党员了,要有政治觉悟啊!我们有我们的难处,市里有市里的难处,我们可以心平气和的去反映问题,但千万不要忘了我们是共产党员。最后,这个支部选出了几名代表,通过正常渠道向市委进行了反映,事情得到了合理解决,避免了一起群访事件。事后,市、区的领导给予了北林区退休老干部高度评价:你们不仅是合格的共产党员,更是维稳的“压仓石”!

三、坚持老有所为 持续发挥余热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北林区区直机关退休干部党支部号召老党员带头发挥潜能余热,只要身体状况允许,都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老促会、关工委、老科协等相关组织,利用丰富的工作经验,积极投身北林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北林区的繁荣与建设添砖加瓦。近年来,在区老科协工作的老党员们,围绕农民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撰写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对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等调研文章,编写了50余万字的《北林区地名考》,填补了区史沿革的空白。老科协还组织一大批退下来的老科技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利用自身人脉关系和资源,先后引进600万元资金,帮助五营乡建成了井灌科技示范园区和水稻催芽基地两个大项目,示范园区内修建硬质化渠系5.5公里,打深水机电井3眼,安装变压器一台,架设输电线路1公里,整修农田道路3公里,建两段式育苗温室大棚和高台育苗大棚23栋,购置水稻插秧机16台,引进良种1万公斤,完成测土配方2000亩。园区的建成,不仅对周边稻农的水稻栽培技术起到了积极的科技示范作用,更主要的是他们把党的温暖和形象种到了农民的心坎上。

关心下一代的委员会的党员们,不辱使命,紧紧把握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这一主题和对“两个群体”帮扶救助的工作重点,通过几年的有效探索,在全区推行了“学校包联社区、老师进驻社区、五老人员进入班级”和“学校联村、教师进户、五老进校”以及帮扶德育、帮扶解困、帮扶致富、帮扶转化、帮扶普九等“一包两进和“一联两进五帮扶”等长效运行机制,成为北林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2013年以来,为城乡有就读学生的低保户增加补贴120万元,为贫困家庭升学学生提供救助9万余元,帮助200余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北林区关工委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常务副主任王新生被授予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老促会的老党员们,投入大量精力编印了《扶贫集锦》《北林区老促会工作宣传手册》,举办老区建设图片展,并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编撰了30余万字的《北林革命老区史》,提高了人们对革命老区的认识。他们积极对上争取,为老区村屯争取无偿资金2000多万元,实施了白色路面、桥涵和各种水利设施等67个项目,帮助老区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北林区老促会工作获得省委嘉奖,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先进集体,会长张玉书荣获国家特殊贡献奖。

工艺美术协会的老党员们,把挖掘当地民间的传统工艺,发扬光大北林区的工艺美术事业当做己任。收集整理了817种工艺美术作品,编写了《北林工艺美术志》。调动各方面力量投资100万元,建立了黑龙江省非遗项目—泥河陶博物馆。先后组织了全区工艺美术爱好者参加了风筝赛、剪纸展、美术精品展、摄影展、木雕展等,经严格评选并向上级推荐,有13人获得“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事,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成”,这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名言,也是北林区区直机关退休干部党支部一班人的真实写照。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他们就像绚丽的晚霞,愈烧愈艳,霞光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