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管理]春风化雨 情溢夕阳 ——黑龙江省鹤岗市退休干部王礼民事迹
王礼民同志2009年从市政协主席岗位退下来后,担任了鹤岗市老年大学校长。10年间,他满怀对党和事业的高度负责,满怀对老年朋友的真情关爱,积极投身老年教育事业,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以自己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为鹤岗市老年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赢得了省委老干部局、省老年大学、市委、市政府、离退休干部及广大老年朋友的赞誉,2015年获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推动老年教育事业规模发展。王礼民同志十分热爱老年大学工作,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仍然像年轻时一样辛勤地工作,不求名,不求利,甘于奉献,为老年大学的发展建设殚精竭虑。十年来,他满怀对老年教育事业的高度负责,对老年朋友的真情关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老年教育事业。在他的带领下,老年大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提高办学质量、全面提升老年人整体素质为重点,不断加强学校的基础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使学校办学环境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教学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教学管理科学规范,受到全市老年人的欢迎。学校从最初的5个专业6个班,在校学员不足百人发展到现在的21个专业81个班,在校学员3200多人,有力推动了全市老年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不断开拓,勇于创新,促进老年教育事业转型发展。王礼民同志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突出的领导能力和高效的工作方法。工作中,他能够结合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不断创新,取得工作实效。他担任鹤岗市老年大学之初,针对老年大学面临的场所简陋、教学设施落后、教师素质低、学员人数少等一系列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改善办学环境。针对鹤岗老年大学办学场所小、设备简陋等问题,他提出加强老年大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并通过搞调研、提建议等形式,积极呼吁争取,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10年,市委、市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了10575平方米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将其中的大部分房间作为老年大学校舍,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环境,解决了制约老年大学发展的关键问题。他又积极协调有关单位,为老年大学购买了价值200多万元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办公设备,从根本上提高了老年大学的硬件设施。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不断规范教学管理。王礼民校长始终倡导,办老年教育一定要遵循老年人教育的规律,根据学员的学习需求合理安排专业。在他的指导下,鹤岗市老年大学在教学上,采取了室内与室外相结合、主课与辅课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宽松与严谨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因人分层次施教、按需施教。在管理上,实行一人一证一卡的学籍管理制度和教师考勤制度。先后完善了30多项制度。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多年来,王礼民校长坚持“聘名师创名校”的办学方针,在教师聘任上做到看水平、看能力、选名师、聘名人。聘请了一批专业知名人士为学科带头人。用事业吸引人,用感情关心人,用激励鼓舞人,保证了教师队伍的稳定。通过礼民校长的积极努力协调,鹤岗市老年大学与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鹤岗卫校、教育局、文广新局等大中专院校和专业团体密切合作,建立教师储备库和教师培训基地。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学员的精神文化生活。王礼民校长善于统班子、带队伍,他带领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定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主题活动。每学期安排一次时事政治公共课,请党校的教授专家进行一次党的理论专题讲座。经常组织老年大学艺术团,配合老干部理论宣讲团,深入到社区、厂矿、学校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积极组织学员参与市里的各种大型活动40多次。每学期都组织学员进行汇报演出,开展老年大学艺术节,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给学员搭建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近年来,共举办各种展览20余次,展出作品近千余幅;组织学员参加全国和省市组办的书法、绘画等各种比赛活动7次,有147人次的作品入选,有20人次分别获得省一、二、三等奖,有54人次获得由国家文化部、老龄委等部门主办的书画大赛的奖项。
作风扎实,善于研究,谋划老年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王礼民同志工作作风扎实。他十分注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年近古稀的他始终坚持深入到班级听课,与教师、学员座谈,认真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只要是对学校发展有利的,都一一采纳。他还深入开展老年教育理论的研究,积极探索老年教育规律。10年来,老年大学在他的带领下,先后形成了《以人为本、科学施教、创建和谐校园》《关于加强老年大学建设问题的研究》等调研文章。带领老年大学工作人员研究制定了《鹤岗市老年教育发展规划》,为全市老年教育事业长远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其中,《规范老年大学教育的思考》在省《论文汇编》上发表交流,并被省退休生活杂志社、新时期老干部工作龙江论坛优胜论文评选委员会评为优秀论文奖;《关于加强老年大学建设问题的研究》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调查研讨文章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