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管理]牡丹江市第二五金厂刘书正事迹
刘书正同志离休后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坚持为党的事业做力所能及的工作。特别是在近几年担任牡丹江市企业离休干部党员活动站负责人兼企业离休干部协会主席职务以来,他积极探索对企业离休干部集中学习、集中交流思想的工作方法,使老干部有地方倾诉心声,有地方抒发对党的感恩,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为保持老干部队伍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被市委老干部局、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评为“先进老干部”、“优秀老干部代表”等荣誉称号。
一、勇挑重担,当好组织与老同志的桥梁和纽带
牡丹江市委老干部局针对企业老干部提出的问题,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开辟了固定的活动场所,在原有企业党员活动站的基础上,扩大吸收愿意参加活动的企业老干部,成立市特困企业离休干部协会,推荐了特困企业老干部刘书正为党员活动站负责人和企业离休干部协会主席。面对着困难和疑虑,面对着熟悉的老同志,面对着领导的殷切期望,刘书正同志毅然接受了这个职务,担当起了这个职责。他说:“组织上需要我继续工作,我很高兴,80多岁的我能还为党再尽一份力量,是我人生价值最好的体现。这不仅是组织上对我的信任,更是组织上对我这个老党员一生的最高的褒奖。我愿意担任这个为企业老干部服务的职务,履行职责,干好工作,让组织放心,让老干部满意。”
二、乐于奉献,当好老干部的知心和贴心人
刘书正同志自担任企业党员活动站负责人和企业老干部协会主席以来,除经常性地组织老干部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以外,还经常与老干部开展谈心活动。他在四年内走访老干部家庭160家,重点常走访的老干部38家。他和老干部拉家常、谈思想,许多老干部家属为了家务事也乐意找他反映。由于他平时对老干部思想工作做得深,做得细,做得实,因而他对常联系的企业300多位老同志的思想、身体、家庭情况了如指掌。有的老同志因病住院,他到医院看望;有的老干部去世后,后老伴和继子女因抚恤金等大难题也找他拿主意;为老干部上门送报刊,是他每天必做的事。所以,大家都亲切地称他是老同志的“解难人、贴心人”。他善于发挥企业协会离退休干部党员活动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发挥协会班子集体能动作用,推动老干部党支部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建立了协会政治学习和组织生活制度,每周五离退休干部集中学习、观看党史纪录片、观看国际国内时事纪录片,每逢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组织老干部座谈,四年来他参与组织老干部政治学习230多次,组织协会集体座谈、外出参观等活动50余次,增强了企业老干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彰显本色,致力把党的温暖送到老干部心中
刘书正同志长期工作、生活在企业,所以十分了解企业老干部的需求。老干部因心里话没地方诉说,时间长了,产生抱怨心理。为此,他在第一次召开会议时就对所有企业离休干部党员定下了规矩:以后关上门在组织里,大家怎么说都可以理解;出了这个门就不能对组织说一个不是,因为我们都是党的人。他深知关心老干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走访慰问,把党的温暖送到老同志的身边。四年来他始终把走访慰问老干部放在工作首位,每当知道哪个老干部生病住院了,就马上自掏腰包出钱购买水果,约上协会班子和老干部一同去看望。为弄清特困老干部情况,他率协会班子提前挨个老干部家走访调查,为市委老干部局提供详细的走访慰问名单。四年里不知他走了多少路,坐了多少趟公交车,打了多少联系电话。向阳机械厂老干部满玉坤感慨地说,企业破产了,我心里真是没着落,领导到家来看我,就是组织没有忘了我,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对于老干部上访,他积极协调局领导邀请相关部门与老干部面对面对话,有时领着老干部子女找相关部门解释,最终给老干部一个满意的答案。如燃料公司老干部李承玉等人关于企业破产补偿费用分配不合理问题;空调机厂老干部姜有熙等人关于在职和离休干部补贴费用调整不合理问题,等等。
刘书正同志不懈努力工作,讲原则讲党性讲方法,尽职尽责,永保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赢得了老干部拥护。协会交活动费人数由原来的34人增加到现在83人,企业离休干部的思想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抱怨的人少了,乐于奉献的多了,在协会里涌现了许多关心协会、关爱社会、积极发挥作用的老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