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文化艺术]呼兰区委孙茂山事迹
一、始终坚持学习,做到了思想常新,理想永存
孙茂山同志平时能坚持自学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领会党和国家的历次重要会议精神。同时自觉参加支部学习等各种活动,效果明显,能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十分关心呼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积极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宣传呼兰的大好形势
孙茂山同志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如在2014年到呼兰许堡乡、大用镇及相关部门的农村奔小康情况调研,提前完成了《新呼兰河传》一书的出版发行,并向区直各部门、各乡镇领导、区县级离退休老领导赠阅。他还多次利用区委、区政府重大会议会前和会中征求老干部意见的机会,提出一些有关呼兰发展和百姓生活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如呼兰应把“三农”工作列为重中之重等建议,都得到了区领导的重视和采纳。
为了宣传呼兰,孙老编辑了《呼兰籍在外名人录》,总计录入50多人,他们都十分关注呼兰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少还为家乡作出了贡献。如国家计委节能局副局长怀立田为家乡解决塑料厂600万建设资金。
在维护老干部权益方面他也能经常向老干部局和相关部门提出合理的意见和要求。尤其在落实老干部“三个机制”方面提出了很多办法。在建国60周年和建党90周年之际,他都建议区委为老干部订制发放纪念册和纪念章,想法得以实现。
三、深入研究呼兰历史文化,著书立说,为后人留下宝贵财富
孙茂山同志1989年离休后,一直潜心研究呼兰的历史和文化,笔耕不辍,二十多年来撰写了118万字的作品,共花费资金五万四千余元,被誉为“老有所为”的典型。
(一)主编了《萧乡诗词》一书。书中收集了一些呼兰学者的诗词作品,主要反映了呼兰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变化。
(二)主编了《呼兰史实考证录》一书。主要是勘误《呼兰县志》中的错误。
(三)主编了《萧红身世考》一书。萧红的身世众说纷纭,孙老等人通过对萧红家人后代亲友的实际调查,查明了萧红的身世。确定了萧红原名张乃莹,是张选三和姜玉兰亲生,而非“养女”之说。
(四)主编了《论萧红》一书。全书18万多字,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赞颂萧红及其作品;第二部分主要是一些呼兰人士对萧红和呼兰相关的一些问题的研究;第三部分主要是呼兰一些文人歌颂萧红的诗作。
(五)撰写了《风雨人生》一书,他以不同历史时期的简历表为基础,以保存下来的历史照片和文字资料为依据,实事求是地反映了自己的人生足迹,是孙老人生的总结。
(六)编辑了《孙茂山诗联选》。孙老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联作品,主要歌颂呼兰在改革开放后的新变化,他将这些作品予以整理、出版,得到了好评。
(七)主编了《新呼兰河传》一书,书中记述了在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理论引导下,呼兰从建区以来的新面貌、新变化以及人民在奔小康道路上感人肺腑的故事。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孙老已经倡导多年的《烽火--呼兰抗日战争历史史实》一书即将出版,孙老为此书提供了大量珍贵资料。
四、对后代言传身教,家庭关系良好
孙老永葆革命本色,并积极将革命本色传承给下一代。曾两次请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书记张兰生之子为小学生讲述呼兰抗日的斗争史,对下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平时能注重言传身教,严格教育儿孙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引导他们努力学习,遵纪守法,弘扬社会公德,在工作岗位上勤奋敬业,积极上进。现子女都事业有成,各方面表现良好,家庭成员之间也能互敬互爱,家庭关系十分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