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双先事迹

[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文化艺术]鹤岗市农机局服务公司潘永利事迹

发布日期:2022-03-21 来源: 作者:

潘永利退休后扎根老年大学教学工作,积极支持、参与老年教育事业、全民健身活动及社会公益事业,十余年来无偿奉献累计15万元,彰显了一名退休党员的高尚情怀。

一、无私奉献,为老年教育事业倾注心血

2004年,潘永利进入老年大学合唱团学习,因学校具体工作人员只有一名,日常管理忙不过来,她虽是一名学员,却凭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热忱,主动伸手帮忙,成了一名不计报酬的编外工作人员。教室的桌椅坏了,她就找来工具,当起了修理工;插排坏了,就自掏腰包买新的;没有麦克,就花钱买一个;教室需要打隔断,她就自己张罗干;老年大学组织演出,她发动丈夫来帮忙,家里的汽车就成了老年大学的专车,丈夫也充当起司机和装卸工。电子琴班刚创办时,班里学员都需要带琴来学习,当她看到学员费力背琴的情景时,花费7800元为电子琴班买了30台琴。2009年老年大学举办庆祝建国60周年专场文艺演出,她又花费6000元为参加演出的学员订做了崭新的演出服。十年来,她无偿为老年大学、学员购买物品、服装花费2万余元。

学校创办之初,生源不足,潘永利就建议学校开办太极班、电子琴班。为了扩大宣传,她带领学员到公园、广场等中老年人密集的场所,发宣传单,动员大家到老年大学学习。太极班开办后,老年大学正式聘请她担任太极教师。太极班第一学期招生40多人,第二学期就扩大为两个班,招收学员80余人。自此,太极班在她的带领下由小到大,并建立了从初级入门到中高级有序提升的教学体系,发展为学校的品牌专业,平均每学期招收学员200余人,是鹤岗市培养太极骨干的摇蓝。

2014年市里开办处级退休干部太极班,请潘永利担任教师。潘永利针对该班学员知识程度高、学习欲望强、领悟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在教学中做到耐心、细心、热心,并花费2000多元为他们准备了太极扇、T恤衫。经过一年的发展,这个班的队伍不断壮大,由十几个人迅速发展到80余人的大团队。五月份他们参与了在天水湖举办的老干部局送文艺下基层太极专场表演,参加6月份的社区大舞台老干部局专场演出,一段太极功夫扇,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也展现了退休干部退而不休,发挥余热的精气神。

二、朴实无华,为全民健身活动默默工作

为了把太极拳推广、全民健身活动带热,她想千方、设百计,用她的话讲是“比自己挣钱下的力气都大。”在她的带领下,鹤岗市太极拳得到迅速推广普及。目前,活跃在市区各公园广场的太极辅导站有23个,经常活动的太极拳爱好者有1200余人。为激励大家,潘永利每年都组织一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定期带领队员参与全市的健身活动及有益的社会活动。目前,全市共有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20名,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00名,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中18名,为全市的社会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培养了一支有生力量。2012年,潘永利组织200多人的太极表演队参加全市全民健身运动会,太极队员太极组合表演赢得了现场上万人的掌声,成为亮点。2013年,组织500多名太极队员参与了全市的全民健身万人徒步活动。2014年夏天,组织了全市气功展示交流大会,并自费购买奖状、奖品鼓励大家。2011年至2014四年间,潘永利自费为五指山晨练队购买练功服300余套,花费4万元。

2006年,潘永利出资1000元购买了锣、鼓、锁呐,聘请了锣、鼓手,组建了老年秧歌队。为把秧歌队办好,她不仅出钱出物,还发动家人参与。一次,她组织秧歌队演出,临近演出时,鼓手却因急事不能参加,救场如救火,关键时刻,她八十多岁的婆婆披挂上阵,亲自擂鼓助威。为使这支队伍走向规范,她先后出资5万余元为队员购买服装、彩带、扇子、手绢等物品。如今,这支150余人的队伍常年活跃在办事大厅广场,多次在市级秧歌比赛中获得好名次,成为群众文化战线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几年来,潘永利自己掏腰包为太极队、秧歌队人员购买了上千套服装,为支持健身事业累计支出超过9万元。

三、模范带头,为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作用

2004年,潘永利担任南山区艺术团副团长,并在所居住的社区负责宣传工作,从此,社区的宣传工作就成了她的“必修课”。每季度,带领她的秧歌队员、太极学员到南山矿进行一次安全知识教育,增强矿工的安全生产意识;2014年上半年南山区“社区大舞台”整场12个节目,她准备的节目被选中了7个;8月,市文体局举办的全民健身日活动,选出7个节目参加表演,她组织的节目就占了4个,新编的秧歌更是跳出了老年人的精气神;“舞动龙江”鹤岗赛区比赛中,她组织了包括健身球、秧歌、广场舞等七支队伍参加,最后一支队伍入围15强。潘永利的组织能力同时也得到了市直各单位的认可,防火宣传、安全教育、禁毒宣传等等,她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宣传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