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党建]省纪委国智惠事迹
国智惠同志1965年参加工作,1975年入党,1986年调入党的纪律检查机关,2008年退休后又在专业岗位上工作到2017年底,把半生都献给了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在岗工作期间,他一直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善于思考和研究问题,撰写的理论文章,曾被中央纪委评为全国党风廉政理论研究优秀成果,编入文集。在工作上吃苦耐劳,忠诚、干净、担当,多次被评为省纪委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党务工作者。
一、坚持政治学习,保持革命本色
国智惠同志深知“宝刀不磨会生锈,人不学习必落后”的道理,退休后,继续坚持读书学习,关心时事政治。他认真研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深刻理解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同时,他结合多年来工作的积累,开始较系统地研究和思考领导干部腐败的深层原因,记了大量学习笔记,并撰写研究性和评论性文章120余篇,累计60余万字,分别发表在省委《黑龙江通讯》和省纪委《明鉴》杂志等刊物上,还在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了《反腐直言》一书,免费赠送给基层纪委和省直部门一千余册。
他对所担任的老干部党支部副书记工作尽职尽责。每次组织学习都提前做好准备,带头发言,组织老同志一起讨论交流。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他阅读了大量资料,为老干部支部整理了一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必须把握的几个问题》,印发给老同志。省纪委老书记杨光洪看了以后认为材料归纳的不错,对老同志学习和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初衷,以及如何联系实际解决自身问题起到了引领作用。
积极参加扶贫攻坚调研活动,去兰西县走访,执笔起草了“我看脱贫攻坚新成就”专题调研报告,被省委老干部局评为一等奖。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仅自己认真研读中共党史,还与在本地和外地的老同志沟通联系,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把收集到的情况整理成调研报告,上报到省委老干部局。
二、热心社会公益,参加志愿者活动
国智惠同志退休后加入了中华志愿者协会,参与组建中志协黑龙江艺术团,并担任副团长职务,主动承担一些艺术团的日常事务,多次就排练场地等问题与小区物业公司进行沟通协调。除集中排练,参加各种公益性演出活动外,他还带头参加志愿者协会组织的送文化下乡、为贫困人口送温暖、节日慰问一线在岗人员、义务植树、清明节祭扫烈士墓等活动。有一次去拜泉县农村慰问演出,为了不增加基层负担,决定午饭后从哈尔滨乘大客车出发,晚上演出结束连夜返回来。他明知会十分辛苦,仍然带头参加,当天行程300多公里,到家已经半夜一点多了,但他乐此不彼,每次公益性活动都走在前面。在组织志愿者为农村贫困地区捐赠衣物、书籍时,他把价值千元的《现代汉语大辞典》等大型工具书捐给了农村学校。
在社区晨练中,他也关心他人,主动为大家服务,曾被黑龙江电视台新闻频道评为“社区好人”并接受采访。在抗击非典疫情中,他带头捐款,为防疫尽一份力量。在纪念建党100周年之际,他带头组织所在的晨练团体开展文艺演出活动,歌颂党的丰功伟绩,传播正能量。
三、坚持廉洁自律,树立良好家风
国智惠同志在岗时负责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他坚持做到打铁先要身硬,牢记使命,廉洁从政,从不滥用职权。退休后,他继续严格按照党的纪律要求自己,保持晚节,不利用老同事、老关系为个人和亲友谋取任何私利。他经常教育子女要坚持原则,分清是非,勤奋敬业,堂堂正正做人,脚踏实实工作,不要随波逐流,放任自己。他的两个子女都是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中层干部,单位的有关领导都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但他们没有受到任何牵连。
四、坚持科学养生,做到老有所乐
国智惠同志崇尚生命在于运动,老年生活丰富多彩。退休后,他焕发精神,进入人生的第二个春天,每天科学安排时间,打拳、绘画、唱歌、写文章,还去老年大学上课。因生活充实、心情开朗,所以身体状况良好,不仅为国家节省了医疗费开支,还为子女减轻了负担,从不影响他们的工作。他积极参加省直老干部活动中心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加入了黑龙江老年书画研究会,参加各项主题书画展。在今年纪念建党100周年书画展中,送展的中国画“松骨梅魂英风浩然”被评为一等奖。在省纪委老干部书画摄影比赛中,听说送展作品不多,就挑选六幅作品参展,受到大家的好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保持革命晚节,坚持余热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