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发挥“五老”优势 立德树人促振兴——七台河市勃利县人武部退休干部赵福军同志事迹
赵福军,男,73岁,七台河市勃利县委原常委、县人武部党委原书记,退休后任县关工委主任。多年来,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情怀和初心,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加强基层治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光发热,先后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工作者”“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标兵”“全省最美‘五老’”等荣誉。
一、传承红色基因,倾力培养青少年
赵福军立足关工委工作,在全县大力开展青少年“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先后协调县教育局等部门和社会爱心人士、中小学校捐赠以党史、国史为主的各类书籍13万册,创建农家书屋133个。组建“勃利县关工委老兵电影义务放映队”,在农村、社区、学校播放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电影183场次。组织召开各种经验交流会、座谈会、演讲会、现场会78场次,开展各类大型活动118次,活动信息曾在中央、省、市级媒体播出。在他的努力下,县关工委6次被中国关工委、教育部关工委和全国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评为全国青少年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全县有3个单位、17名同志和30名学生多次受到国家级表彰。
二、树立道德榜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赵福军充分发挥退休老党员优势,先后动员“五老”等群体1568人,在基层组建159个关爱下一代工作团、宣讲团、帮教团,广泛深入开展“我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老’为家庭教育做榜样”“三远离 三提倡”等青少年道德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在全县中小学举办道德教育报告会128场次、演讲会153场次,37名学生被省市关工委授予“道德楷模”荣誉称号,5个单位被评为省级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活动先进集体。为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他积极协调勃利黑陶实业有限公司,建立了勃利县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组织数千名青少年参加黑陶制作、举办陶艺大赛,勃利黑陶实业有限公司被评为“全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
三、发挥特殊优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五老”行动
赵福军一直把助力乡村振兴放在心头、抓在手中,在全县组织开展农村青年“学科技、育新人、奔小康”活动,先后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60余次,培训青年农民近万人,带动起大批青年科技致富典型,1名青年农民被中国关工委评为“双带”先进个人,53名青年农民被省市关工委命名为“科技致富能手”。2017年9月,在全省关工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经验交流和理论研讨会上,他代表七台河市作了题为《发挥五大优势 为精准扶贫出力献策》的经验介绍。
四、立足老有所为,组织带动“五老”更好发挥余热
为了让更多老同志退休后能够老有所为、奉献余热,赵福军走街串巷,主动上门,深入调查摸底,掌握了解退休干部群体数量、身体状况、生活情况、兴趣爱好、专业技能等情况,并把有专业特长的老同志作为“五老”队伍潜在发展对象,宣传发动更多的退休干部加入“五老”队伍,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和公益活动。通过多方争取活动场所,他组建了勃利县“五老”演唱团,共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汇演108场次。他多次组织举办“老少同乐、共建和谐”书画展、联欢会、各类知识竞赛、体育项目比赛等活动,参加活动的“五老”达5000余人次,中小学生2万余人次。他成立“五老”工作室,组织“五老”撰写诗歌征文,成为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和青少年的重要精神食粮。
赵福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老党员乐于奉献、崇德向善的高尚情操。赵福军常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用忠诚和责任,实现老有所为、余热生辉。”